第三章 帝国的崩溃-《历史遗忘的角落》
第(3/3)页
肥胖、嗜睡、无雄性气概,这样的人,通常都是不自律、昏庸懦弱、无决断力之辈。
第三股力量,就在异族肆虐的北方,话事人,并州刺史刘琨、幽州刺史王浚。
晋时的幽州,行政指挥中心是蓟县,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,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、河北北部、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。
晋时的并州,行政指挥中心在晋阳,故址在今太原市晋源区,并州领太原、上党、西河、雁门、乐平、新兴六郡,辖境大体相当于当今山西全境和河北、内蒙部分地区。
古代的幽州和并州合称幽并,因地处边塞,民风彪悍,产生了一批以扶危解难、报效国家为己任的游侠义士,被称为“幽并客”。
“借问谁家子,幽并游侠儿”--曹植.《白马篇》。
“从来幽并客,皆共尘沙老”--王昌龄.《塞上曲》。
幽州刺史王浚其人之前已有所叙,并州刺史刘琨其人,则更有必要介绍。
如果对刘琨这个名字还有点儿陌生的话,那么但凡是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,哪怕你看的是人教版插图的历史课本,都会对“闻鸡起舞”、 “何意百炼刚,化为绕指柔”的典故有所耳闻,而这些典故的版权拥有人,都是刘琨。
刘琨,字越石,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,与刘备算是同宗同源。他有个好友,名祖逖,东晋著名愤青和爱国人士。刘祖二人时常同床而卧,畅谈理想,闻鸡起舞。
刘琨不仅是个热血青年,还是个文艺青年,他是金谷文学社社员(金谷二十四友之一)。精通音律,作品《胡笳五弄》名动天下。其临终前的名句“何意百炼刚,化为绕指柔”,也流传千古。
刘琨于307年受命到达晋阳,出任并州刺史。这是一个无比凶险的任命。当时的并州,强敌环伺:
南面,是强大的匈奴刘氏政权。
北面,是正在崛起,随时准备染指中原的拓跋鲜卑建立的代国。
东面,是和段部鲜卑联姻结盟的幽州刺史王浚。
四足鼎立,就只能选择与其中的一足结盟。匈奴刘氏是死敌,段部鲜卑是王浚的,那就只剩下拓跋鲜卑了。刘琨随之与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盟。
在并州期间,刘琨已经与匈奴刘氏政权的石勒多次交手,还曾创下了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典故。
某次,数万匈奴士兵将太原团团包围。刘琨一面率兵死守,一面修书请求援军。数天后,援军不见踪影,城内粮草不济,人心惶惶。刘琨乘夜登上城楼,俯眺着皎皎月色下此起彼伏的敌军连营,陷入沉思。
楚汉争霸,四面楚歌,突如其来的灵感!刘琨立即下令:会吹卷叶胡笳的军士全部到城楼上报到,朝着匈奴军营那边吹《胡笳五弄》!
这支临时拼凑的乐队,将《胡笳五弄》吹得凄婉无比,匈奴兵多年征战,思乡心切,听了后军心骚动,许多士兵结伙连夜逃亡,再加上攻城难度也较大,最后撤围而去。
这个故事,甚至被收录进了当今的小学语文课本(沪教版第十册)。故事真假?
音乐,会引起主管人类情绪和感觉的大脑之自主反应,而使得情绪发生改变。古希腊时的人们认为:a调高扬、b调哀怨、c调和蔼、d调热烈、e调安定、g调浮躁,各种音调可激起不同的情绪。哲学和科学大咖亚里士多德就最推崇c调,认为最适于陶冶情操。
莫扎特的音乐,想必许多人都喜欢,特别是在疲劳时听他的音乐,可以使人肾上腺素进入血流,导致大脑兴奋,从而可以减除疲。而英国当年一首流行音乐《黑色星期天》,却使许多人在听完后纷纷自杀。
因此,老王认为,一曲胡笳救孤城的故事,有夸大的成分,但也有真实的基础。毕竟,家乡的音乐,能使游子们联想起慈母的呼唤、妻子的思念,再正常不过,其对久征在外的军队军心的杀伤力可想而知。
文艺青年刘琨一腔报国之志,有复国之决心,可幽州刺史王浚,却未必这样想。
王浚作为幽州刺史,与并州刺史刘琨管辖范围有所重叠。因兵员短缺,刘琨命令其族人刘希在中山一带招兵买马,代郡、上谷郡和广甯郡都投向刘琨。
大多数动物都有领地意识,如猫科动物,会在自己认为的领地内留下各种记号,或到处蹭头蹭身子留下气味儿,宣誓主权。王浚的领地意识也跟禽兽一样,甚至更敏感。刘琨的招兵买马行为,在他眼里,并不是为保家卫国。而是,裁缝不带尺—存心不量(良),是来抢地盘儿的。
王浚立即撤回原本正在进讨石勒的军队,转而击杀掉刘希,驱散其聚集的部众。
千辛万苦招来的兵,没了,刘琨痛惜无比。可还能怎么样?大敌当前搞内斗吗?为大局考虑,刘琨对王浚的所作所为,只有忍让。
南有司马睿,西有司马保,北有幽并二刺史,虽然老窝洛阳城被攻占,晋怀帝被杀,但晋愍帝司马邺长安即位后,西晋残余势力从纸面实力来分析,仍然堪称强大。
少年皇帝司马邺踌躇满志,命琅邪王司马睿主持陕东诸军事,诏发三路大军,进攻夺取西晋都城洛阳的刘聪。
具体作战计划是:
1.东路,由南方的司马睿亲率20万大军进攻洛阳;
2.西路,由西北的司马保率秦、梁、雍三州大军30万人,扫清长安外围;
3.北路,由刘琨从发幽、并二州10万大军,进攻平阳。
三路光复大军,如三把寒光闪闪的匕首,同时刺向匈奴人的躯体要害,若同心同德,力量不可小觑。
然而,偏偏三路大军,一路一个想法。
担任光复军总司令的司马睿,阴奉阳违,拒绝出兵。原因?我费劲巴力的过江来江南干嘛的?不就是想割据偏安江南,与你们北方彻底来个切割的吗?司马睿对司马邺这个小自己24岁的侄子的命令很不感冒。
西路军肥仔司令司马保?每天觉都睡不够,让他去洛阳喊打喊杀的,他也不干。
三路大军,两路司马家的自家人消极怠工,只有非皇室的刘琨依诏全力出击。
刘琨先是与结盟的鲜卑猗卢会兵晋阳,然后兵分两路进攻平阳。一部由刘琨亲自率军,沿西河(黄河南北流向)南上进攻西平(今山西临汾市西);一部由鲜卑盟友拓跋猗卢率领直捣平阳。
刘聪对西晋光复军的情况了如指掌,司马睿、司马保他根本懒的理,腾出手来,全力打击刘琨的北路军。
刘聪的作战计划是:大将军刘粲阻击刘琨;荡晋将军兰阳助守西平;骠骑将军刘易阻击鲜卑的拓跋猗卢。
刘琨、拓跋猗卢两支北路军与刘聪交战陷入胶着,推进受阻。司马睿、司马保两路大军又在玩儿隐身,无积极主动的配合,北路军悻悻而还。
这样,西晋对匈奴汉国组织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反扑,宣告流产。
一千六百多年之后,清军入关,南明建立。虽是仓促立国,国土面积却有250万平方公里,人口上亿。凤阳的总督马士英,高杰、黄得功、刘良佐、刘泽清等的江北四镇,武汉的左良玉,东南沿海的郑芝龙,共有将近100万的部队。而对手清军加上汉奸吴三桂的部队多少人?不过15万。
兵力6:1,本应成碾压之势。然而,南明继承了前朝的光荣传统--党争。这个内部离心离德、勾心斗角的政权,最终只坚持了18年,就土崩瓦解。
都说大厦将倾,无人能拯,然而,大厦是怎么倾的,更值得深思。
你打不倒我,轮到我打你了。西晋光复军一个勾拳落空,还差点闪了腰,刘聪开始还击。他,一记直拳,直捣长安。
316 年8 月,匈奴军刘曜部开始围攻长安。外敌横行,各地诸侯无献身之志,四方将帅无勤王之举,京都危如累卵。11月,正值隆冬时节,天寒地冻、北风嚎哭,长安城内一片苍凉。墙倒屋塌,荒草、荆棘遍地,不见一丝生机,没有炊烟,更没有欢笑。粮已尽,司马邺饿的头晕眼花,只能喝水充饥,结果越喝越饿。臣子们搜遍仓库,在角落里找到几块酒曲。
酒曲的制作原料有大米、大麦、小麦等,宦官们将这几块宝贝碾磨成粉末,熬了一锅粥,给司马邺充饥。16岁的司马邺端着碗,狼吞虎咽的喝着带有酒精酸味儿的酒曲粥,大颗大颗的泪珠跌落在碗中,溅起阵阵浑浊的粥液,模糊了少年皇帝的双颊……
酒曲带来了微醺,粥也暂时带来了饱腹感。可晋愍帝司马邺心里非常清楚,长安已不能拒守了。“今穷厄如此,外无救援,当忍耻出降,以活士民”。司马邺摔碎粥碗,决定出降。
出降的仪式感很强--司马邺光着膀子、口含玉壁、乘坐羊车,还令人抬着一口棺材跟在车后。悲壮,凄惨。西晋群臣,将羊车团团围住,大声嚎哭。有的大臣爬上车,拉住司马邺的手臂,不让出城。
手臂被大臣们捏的直生疼,但司马邺的内心更疼。悲不自胜之下,推开群臣,纵羊车出了城门,径直前往匈奴军营。昔日晋武帝司马炎在皇宫乘坐羊车,肆意串门玩女人,没想到仅仅过了不到50年,他的子孙也坐上了羊车,变成了到胡营投降的受辱者。
亡国之君的待遇?刘聪外出打猎时,让司马邺全身披挂,手执长戟,作为先导,相当于仪仗队队长的待遇。西晋百姓见了,围观痛哭。
哭哭哭,皇帝哭、大臣哭,百姓也哭,哭有用的话,卧薪尝胆、励精图治、头悬梁锥刺股这些典故的版权拥有者们还忙活过个什么劲?!
318 年2月,长安光极殿,上演了一场熟悉又注定早晚要上演的大戏--“杯酒斩旧皇”。
刘聪在光极殿会宴群臣,晋愍帝的待遇?与当年的晋怀帝一样,穿上青衣,替大家倒酒洗杯子。这还不算完,刘聪还有一个创新,自己上厕所时,命令晋愍帝替他揭马桶盖子,这样,司马邺又从仪仗队队长,变成了酒店服务生。
儒家忠君爱国的宣教影响实在太深,之前晋怀帝受辱,几个旧臣不惜被杀也恸哭表示抗议。这次,西晋前尚书郎辛宾又率先受不了了,失声大哭。
哭哭哭,你们汉人就会哭。刘聪被哭的心烦意乱,命人将辛宾拖出斩首。辛宾自己丢了脑袋,也把司马邺的命给哭没了,成为当之无愧的哭丧者。年仅18岁的晋愍帝司马邺,被刘聪下令处决。葬处?不明。
至此,仅仅维持了51年的西晋王朝,正式宣告灭亡。
这期间,还有一个细思极恐的历史细节,值得一提。刘渊、刘聪父子,以刘禅后人自居,西晋灭亡,似乎是为蜀汉报了仇。然而,刘禅的七个儿子,除三个早亡外,其余四子,次子刘瑶、四子刘瓒、六子刘恂、七子刘璩,均死于永嘉之乱。
这是替老刘家报仇,还是灭老刘家的族?
第(3/3)页